5月中旬,西藏大學醫學院的藏族學生拉增在北京成功將造血干細胞捐獻給白血病患者。2018年11月,拉增在西藏自治區血液中心的獻血車上采集血樣,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5月11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紫金山天文臺2.5米大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冷湖天文觀測基地開工。
中國地震局地震預警技術研究成都中心、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簡稱減災所)聯合宣布,中國地震預警網已延伸至川藏鐵路沿線,可為川藏鐵路建設提供安全保障。
青藏高原是亞洲水塔、地球第三極,生態環境脆弱敏感,對我國乃至全球的氣候和生態環境安全都具有重要影響。
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烏蘭縣茶卡鎮的巴音村,以漢族為主,蒙古族、藏族聚居,曾是一個半農半牧型重點貧困村。
從2008年回國投入地震預警科研,13年來,作為我國地震預警科技進步的親歷者,回望我國地震預警事業從無到有,從單一地震預警到實現多災種預警,王暾從未停下前進的腳步。
近日,自治區農科院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項目組到山南瓊結縣加麻鄉的特日村、金珠村、加麻村開展高原生物有機肥生產應用與示范項目。
2021年以來,中國農業銀行西藏自治區分行突出做好西藏糧食安全、縣域幸福產業、縣域城鎮化、縣域科技創新和農牧民生產生活等領域的金融服務工作。
近日,記者從西藏自治區科技廳獲悉,科學技術部戰略規劃司二級巡視員薛強在西藏自治區科技廳廳長赤來旺杰的陪同下,前往雅魯藏布江達令大橋,實地考察了2018年雅江冰崩堵江災害遺址。
日前,山南市乃東區昌珠鎮與西藏長投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舉行農業三產融合援藏產業項目昌珠全域有機標準化種植基地簽約儀式,標志著總投資3億元的農業三產融合項目正式落戶乃東武漢產業援藏園。
30歲的藏族姑娘扎西拉姆是個名副其實的“網紅”。在視頻社交平臺上,她名下的“西藏拉姆”賬號總粉絲數已超過300萬。
安南村多為山地,平均海拔3000米。實施精準扶貧前,村里基礎設施差,群眾靠天吃飯,是三壩鄉6個深度貧困村之一。
為了從源頭上把關,杜絕超期未檢、報廢鋼瓶流入市場,自今年5月1日起,拉薩市市場監管局將在液化氣充裝單位全面推行自有產權氣瓶和追溯體系。
近日,西藏自然科學博物館特引進上??萍拣^“共襄戰疫·共享未來——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抗疫主題展覽全國巡展活動”之《舞動的幽靈:新冠啟示錄》,使公眾時刻繃緊疫情防控這根弦。